<em id="ffd7h"></em>

    <em id="ffd7h"></em>

          服務電話 4000182939

          我們的服務
          VIS 形象 商標標志 樣本畫冊 產品包裝 海報招貼 活動策劃 網站形象 商業攝影 展覽展示 商業空間 地產推廣 廣告創意 專業印刷 影視廣告
          1. Candomore Brand Design
          2. We are fully committed
          3. to the plane design arts of China.
          4. 山東干將莫邪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5. 山東省濟南市龍奧北路奧龍觀邸別墅 
          6. 垂詢電話 4000182939
          7. 免費電話 4000182939
          8. 電子郵件 151712149@qq.com

          合作媒體推薦

          首頁 > 最新動態 > 干將莫邪公司最新消息 > 干將莫邪藝術顧問石古先生對話范迪安
            

          石古(劉志軍)對話范迪安
          時  間:2013.09.24
          地  點:北京·中國美術館
          訪談人:石  古(社會學者、書畫家、評論家)
          受訪人:范迪安(中國美術館館長、著名評論家、教育家、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濟南設計,濟南設計公司,濟南美術館
           

          【石  古】您好范館長,今天我們山東電視臺《大美中國》攝制組,來到中國美術館。我是代表我們這次藝術節的觀展者,針對十藝節當中,在山東美術館舉辦的全國美展是一個什么樣的印象? 
           
          【范迪安】中國藝術節是我們國家舉辦的大型的藝術活動,它的宗旨非常明確,就是要讓藝術貼近大眾、貼近人民,讓廣大人民群眾能夠及時地欣賞最新的和優秀的藝術創作成果。在我們中國的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今天,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不斷高漲,在文化需求上,又特別表現出對審美文化的需求在不斷增長。中國美術的這個時代發展,也是人民群眾特別關心的一個重要課題。
          通過中國藝術節,特別是通過這次十藝節這個寬闊的平臺,能夠把全國近些年來優秀的美術創作,特別是包括了一批在各地基層工作的美術隊伍的創作成果,能夠在山東濟南得以一次展現,我想一方面,這個展覽很好地檢閱了近些年來我們美術發展的新的特征。在評審中,我的一個深刻感受是,這次參加十藝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的藝術家,許多是來自基層、來自不同地區,所以說構成了一個對我們整個美術界近些年來創作狀況的一個大的欣賞和了解。盡管一個展覽的規模是有限的,但是這個展覽通過各地美術機構的積極推薦,通過廣大美術家的踴躍參與,還是形成了一個大規模的,尤其是以多種形式的新作構成的美術大觀。所以我相信這個展覽能夠給山東人民,也給全國人民帶來一次美的欣賞、美的巡禮。另外一個,通過優秀美術作品的推廣和傳播,能夠使我們的人民群眾在一個多樣化美術生態中,了解和欣賞美術作品的時代面貌。
          中國美術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我想有兩個特征,是非常突出的。第一個,美術家,更加注重扎根本土,也就是真切地感受我們社會發展的歷史變遷,感受到從鄉村到都市、從自然景觀到現實生活景觀的一種繁榮和豐富的景象,由此在美術表達的主題上充滿了時代的氣息。人們欣賞美術作品,實際上是在用自己的心靈和藝術家的創作進行對話,能夠在藝術作品中感受到時代的發展,感受到時代生活的特征,那么這樣的作品,它首先能夠與人產生心靈的共鳴,從而產生情感的交流。因此,通過這樣一個大型展覽,一方面是了解美術發展的新的形勢,另一方面也是提供了多種視角,透過藝術來看待當代中國,透過藝術家的目光來感受我們這個時代豐富多彩的生活現實。第二個,美術作品,總是用自己特殊的造型語言來表現世界,表現現實。因此,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美術,又突出地表現為在藝術風格、樣式、語言、形態這些方面的多樣性。在這些形式語言的探索中,可以說貫注了藝術家自己的學術見解,也充分體現了藝術家自由的、舒暢的藝術表達,所以我覺得這個展覽中的作品很好地反映了中國美術在學術、專業這個層面的一些新的發展。

          【石  古】您既是評委,同時也有作品參展,您對藝術節總體有什么認識?您期望這個藝術節會給我們美術有什么帶動?您是怎樣看待當代美術的? 


          【范迪安】在今天這個全球化的這樣一個文化態勢中,我們這樣一個大國的視覺藝術,或者說具體到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甚至新媒體,各個門類,其實都面臨著一個共同需要解決的課題,那就是我們越向世界打開眼界,看到了國際上,特別是西方國家的各種藝術思潮、各種藝術樣式,我們就更應該回到自己的文化傳統上,尤其是回到中國文化精神這個基點上。從這個展覽中的作品,我可以看到我們廣大美術家正是越是開眼看世界,就對自己文化的傳統,對中國改革時代的豐富現實,采取了更為尊重、更有回歸的意愿。用通俗的話來講,如果說改革開放的初期,我們受到西方的影響比較多,而今天的中國美術家越來越有一種自覺,那就是要尊重兩個藝術創造的動力,一個是我們自己民族文化的深厚的傳統,尤其是傳統文化的精神;另一個是要根據自己,立足于中國大地的真切感受,來反映我們的社會,反映我們的生活,反映我們今天社會生活中人們的理想、向往,這樣一種主流形態的文化追求。所以這個展覽,在這兩個方面得到比較好的體現。
          那么對于廣大群眾來說,或者說對于走進美術展覽空間的觀眾來說,一般地來看,都有兩個期待,一個是希望看到經典之作。當然,當代的藝術作品是不是馬上就能夠冠以“經典”,這個還要見仁見智,尤其是經典作品需要經過時間的檢驗。但是美術家在作品中投入了真摯的情感,用一種真誠的態度來表達對這個時代的感懷,這樣一種氣息,這樣一種氣象,是能夠感動人、感染人和激勵人的。因此我相信,廣大觀眾在走進我們這樣一個展覽中,是特別希望能夠看到,能夠反映我們今天社會變遷、時代發展的共性特征,能夠有自己的視角、自己的語言方式,來進行藝術的探索。
           

          美術作品的特點,它總是用創新的、探索的這種精神,來體現自己的觀察、自己的表達,而這種自我的表達,如果能夠和我們整個時代的精神關懷,能夠形成更多內在的一致,那么這樣的作品就能夠更產生廣大的,或者是更廣泛的共鳴。所以我覺得,觀眾今天對我們美術的期待,應該說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希望從美術作品中看到我們藝術家的文化關懷,看到美術作品反映更廣大人民群眾的一種共同的理想。比如說對于我們社會建設,對于我們山川自然,對于我們的生活家園,對于我們的人際之間和諧的關系,對美好事物的向往,這些都能夠和廣大觀眾產生共鳴。另一方面,廣大觀眾今天的眼力也不斷地在提高,希望能夠看到藝術家用自己獨特的語言,無論是哪一個畫作,都有創新的語言來反映藝術創造的新的面貌,因為中國的美術傳統非常豐厚,近百年來的藝術積累也非常豐富。在這樣一種博大的傳統的基礎上,我們的美術是不是能夠形成新的時代面貌,是不是能夠給人更多的審美的新鮮的經驗、體驗,這也是人民群眾特別關切的。因為我在美術館工作的經歷,我注意到我們的觀眾走進美術館,走進藝術展覽的空間,一方面是希望看到一些具有思想性、具有真摯情感、具有文化關懷的藝術作品;另外一方面,也特別想了解和欣賞不同作者的,個性的藝術面貌。如果這兩方面都結合得比較好,那么一個展覽和這批作品,就能夠引起人們更多的情感的共鳴。所有的美術展覽都需要在一個舒暢的,有著很好的審美氛圍的空間里展出。所以這次十藝節的美術展覽,適逢山東美術館落成亮相,作為美術館的同行,我感到特別的興奮。因為山東美術館既是為十藝節做準備的一個場館,但是更是立足于山東文化大省、強省的建設,而形成的新的公共文化設施。這個館從外形設計到內部空間,總體來說,很好地體現了今天我們對美術文化的一種需求,既包括這個公共空間的一種交流的需求,也包括適合于不同類型藝術作品,能夠得到最好的展示效果的這樣一個支持。所以,我對十藝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能和山東美術館的開張亮相結合起來,是深表祝賀的。
           

           

          【石  古】中國第十屆藝術節在山東舉辦,您如何看待山東美術近些年的發展?山東美術館乘著藝術節的東風也剛剛建成,即將開館,作為中國美術館的館長,您有哪些期待?
           
          【范迪安】山東在美術創作、美術收藏、美術交流和傳播上,可以說都在全國的前列,那么有這么一個新的山東美術館,又有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作為開館之展,我相信會引起很好的社會反響,使得山東人民,也包括全國的觀眾,到了濟南之后,能夠到這么一個條件良好的、規模也是相當宏大的展示空間里,能夠在那里欣賞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能夠在那里得到公共文化的優質服務,我相信這本身就是我們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標志。
           
          【石  古】其實我今天還是帶著一份感謝,首先感謝是您,因為我每個月來北京錄制節目,每個月兩次,基本上都能看上中國美術的主要的大展,這帶給我個人審美能力的迅速提高,對我個人的書畫創作有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是我每次來北京的精神盛宴,我特別感謝您,因為美術館不收費。你曾經說過:別看是小小的二十塊錢,但是免費才能夠把那些喜歡藝術的老百姓真正攬在懷里。藝術不是富人的藝術,是大眾的藝術,所以剛才您也談到了場館的文化。其實在藝術惠民上,我覺得您是我們中國美術和真正貼近老百姓的一個旗手,當然背后是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您覺得我們山東在這方面應該有一個怎樣的方向?
           
          【范迪安】這個簡單講幾句建議。全國美術館向公眾免費開放,這是我們國家在文化惠民上一個非常重要和實在的舉措,這在全世界也都是十分優秀和先進的文化理念。其實一張門票看上去很小,但是如果它成為老百姓和美術作品之間的障礙的話,這就會影響了我們文化的建設。所以美術館的免費開放,應該說給我們的人民群眾帶來了欣賞藝術的便利,也可以說是我們文化民生的一種體現。
          在這些年來,全國美術館界,一方面是積極做好免費開放的各項服務工作,另一方面更是注意到不僅是免費的,更重要的是要向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展覽、優質的服務,所以美術館的公共教育、公共文化推廣這些方面的話,也就成為我們一個新的課題。我想美術館這個空間,實際上是一個綜合的審美教育的空間,它既提供對藝術品的欣賞,也包括在這里獲得許多美術知識的教育,特別是我們的叫做課堂教學,還對美術,特別是在美術和審美的這個教育內容,在我們的課堂教育里還不那么充分的情況下,美術館可以說是人民群眾的文化家園,也是終身學習、思考藝術、理解藝術,甚至包括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和美術專業知識的大課堂。所以免費開放的美術館,應該瞄準著我們審美的大課堂這樣一個目標去建構。
          目前全國美術館界可以說在這方面做出了一些初步的努力。比如說我們的觀眾走進美術館,他們真正希望第一個是要看到好的美術作品,第二個是想了解美術創作的一些奧秘,希望既和作品交流,也和藝術家交流,希望在美術作品的面前能夠獲得更多更加立體的美術的知識,也就是說能夠把一幅畫更深入地讀懂、看懂,能夠在他的精神生活里面起到激勵人、感染人的作用。我們經常說,認真地看懂一幅畫,會在自己的腦海中種下深刻的記憶,而作品中反映的這樣一種世界的豐富性。作品中的人物和景象所呈現出來的那些美的樣式,都會作用于人的心靈,特別是在提高我們的審美鑒賞力,提高我們對文化和諧的這樣一種境界的追求上,美術的展覽,美術館的空間,是能夠發揮作用的。所以我們經常從觀眾的反饋中來思考,美術館不僅僅是展幾張畫,美術館要更多的營造整體的審美文化的氛圍,形成與老百姓親近、親切的這樣一種審美的場所,從而使廣大觀眾在這里很輕松地漫步、很悠游地觀賞。但是在這種輕松的,這種非常舒暢的一個審美過程中,能夠感覺到有一種來自文化的滋養。
          盡管收藏也好,或者是藝術市場也好,可以提供一部分作品,成為個人的所有,但是我覺得,走進美術館空間,去欣賞更廣泛的、更多樣化的作品,可能比具體的一點收藏更有精神的價值。因為不見得每個人都能有那么多閑錢去收藏,重要的是在這樣一個空間里能夠獲得精神的愉悅、審美的愉悅,由此能夠形成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交流、人與藝術的交流,來共同建構我們今天的和諧中國。


          【石  古】您也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剛才您講這一段,實際上您是站在一個巨大的文化關懷這個高度來談藝術,其實每個人都有夢想,我們也想問問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的夢想是什么?
           
          【范迪安】每個人都因為生逢一個時代而形成自己的夢想,個人的夢想其實跟我們這個時代,跟我們的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夢想,是不可分割的。對我們這么一個大國來說,在新的世紀走向小康、走向民族的復興,這里面包括了民族文化的復興,能夠使中國的藝術、中國的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里面展現出自己的魅力,包括構成文化的影響,可以說這都是我作為文化人的夢想。當然,夢想要和實際相結合,如何和我的同事們在藝術家的支持下,把美術館辦得更加與我們人民群眾貼近,更加能夠滿足今天既有共同精神訴求,又有多樣需求的這樣一種審美文化的期待,我想是美術館人的夢想。當然,也就是我的夢想。
           

          【石  古】您給我一個非常樸實的回答,如果用一句話,您如何來描述您的夢想?
           
          【范迪安】那我也可以說,就是一句話,讓我們的觀眾更多地喜歡美術館、更多地走進美術館。
           
          【石  古】范館長,謝謝您接受我的采訪,十藝節開幕我在濟南等您。

          【范迪安】好的,石古先生,我們濟南見!



          時間:2016-06-17 23:25:28來源:{dede:field.source/} 作者: 點擊:
          ------分隔線----------------------------